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梳理光伏产业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由上游硅料及硅片环节、中游电深生活网池及模块环节和下游光伏系统环节组成。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是在太阳能电池制造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硅料是光伏产业链的头部,是影响整个行业发展规模的重要环节。
目前主流的多晶硅生产技术主要是改良的西门子法,利用氯气和氢气合成氯化氢,氯化氢和工业硅粉在一定温度下合成三氯氢硅,然后对深圳生活网的三氯氢硅进行分离、精馏、提纯,提纯后的三氯氢硅在氢气还原炉中进行CVD反应,生产出高纯多晶硅。
采用的主要技术包括大直径对杆节能还原炉技术、导热油循环冷却还原炉技术、还原炉尾气密闭干法回收技术和副产四氯化硅加氢制四氯化硅技术。所用设备包括合成炉、还原炉、氢化炉、流化床等。
硅片制造主要包括两大环节:抽棒和切片。在拉棒中,大尺寸是主要方向,效率的优化包括热场结构、增加连续喂入量和拉速以降低功耗;
切片的核心是减小硅片厚度,有利于降低硅耗和电池成本。深圳生活网预计厚度将从2018年的180um降至2020年的160um。硅片生产中的设备主要包括单晶硅生长炉、多晶硅铸锭炉、切片机、清洗和测试设备。
电池芯片的技术路线,从Al-BSF到PERC再到HJT、IBC,一直在提高电池转化率。目前,单晶PERC已成为市场主流;未来,N型PERT和HJT(异质结)电池将进入量产,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电池生产设备主要包括扩散、镀膜、刻蚀、测试、分选等设备。
元器件的提升主要在于功率和转化率。随着166硅片的推出,元器件已经进入400瓦以上的规模。在组件技术方面,主要路线是提高双面组件的比例(预计到2021年提高到40%);整块换成半块和木瓦(预计2021年达到49%)。元器件生产设备主要包括测试和清洗设备,还需要特殊材料的生产设备。
太阳能光伏系统是光伏产业链的下游应用端,一般分为独立系统、并网系统和混合系统。根据应用形式、应用规模和负载类型,光伏系统可细分为小型太阳能供电系统、简易DC系统、大型太阳能供电系统、交流和DC供电系统、并网系统和混合供电系统。(报告来源:东莞证券)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