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鼠》全诗三章,意思相同。三章都以“硕鼠硕鼠”开头,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并以命令的语气发出警告:“无食我黍(麦、苗)!”老鼠形象丑陋又狡黠,性喜窃食,借来比拟贪婪的剥削者十分恰当,也表现诗人对其愤恨之情。三四句进一步揭露剥削者贪得无厌而寡恩:“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德、劳)。”诗中以“汝”、“我”对照:“我”多年养活“汝”,“汝”却不肯给“我”照顾,给予恩惠,甚至连一点安慰也没有,从中揭示了“汝”、“我”关系的对立。这里所说的“汝”、“我”,都不是单个的人,应扩大为“你们”、“我们”,所代表的是一个群体或一个阶层,提出的是谁养活谁的大问题。后四句更以雷霆万钧之力喊出了他们的心声:“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人既认识到“汝我”关系的对立,便公开宣布“逝将去女”,决计采取反抗,不再养活“汝”。一个“逝”字表现了诗人决断的态度和坚定决心。尽管他们要寻找的安居乐业、不受剥削的人间乐土,只是一种幻想,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但却代表着他们美好的生活憧憬,也是他们在长期生活和斗争中所产生的社会理想,更标志着他们新的觉醒。正是这一美好的生活理想,启发和鼓舞着后世劳动人民为挣脱压迫和剥削不断斗争。
这首诗纯用比体,《诗经》中此类诗连同此篇只有三首,另外两首是《周南·螽斯》、《豳风·鸱鸮》。这三首的共同特点就是以物拟人,但此篇稍有不同。另两篇可以看作寓言诗,通篇比喻,寓意全在咏物中。此篇以硕鼠喻剥削者虽与以鸱鸮喻恶人相同,但《鸱鸮》中后半仍以鸟控诉鸱鸮展开,寓意包含在整体形象中,理解易生分歧;而此篇后半则是人控诉鼠,寓意较直,喻体与喻指基本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诗序》认为老鼠“贪而畏人”,重敛者“蚕食于民……若大鼠也”,对寓意的理解与两千年后的今人非常相近,其理就在此。
译文/注释译文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麦!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优待。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国有仁爱。那乐国啊那乐国,才是我的好所在!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慰劳!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郊有欢笑。那乐郊啊那乐郊,谁还悲叹长呼号!
注释
①硕鼠:大老鼠。一说田鼠。
②无:毋,不要。黍:黍子,也叫黄米,谷类,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③三岁:多年。三,非实数。贯:借作“宦”,侍奉。
④逝:通“誓”。去:离开。女:同“汝”。
⑤爰:于是,在此。所:处所。
⑥德:恩惠。
⑦国:域,即地方。
⑧直:王引之《经义述闻》说:“当读为职,职亦所也。”一说同值。
⑨劳:慰劳。
⑩之:其,表示诘问语气。号:呼喊。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更多介绍>该古诗其它诗句赏析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古诗分类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 宋词精选 古文观止 咏史怀古 忧国忧民 诗经热门赏析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园有桃,其实之肴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读遍元诗与白诗,一生少傅重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