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妻子被曝硕士论文涉嫌抄袭
2023-05-08 06:54:39 来源:
金风故事网
方舟子妻子被曝硕士论文涉嫌抄袭目录 A:的论文从头抄到尾"。但记者注意到,刘菊花的 论文共有70 多个注释,这些注释是否能够免除她的抄袭嫌疑呢?亦明 说:"实际上,刘菊花论文中'注释'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用来掩盖抄袭 痕迹。这些'注释'中,有46 个没有使用引号,因此读者根本无法知道 一个段落中的哪些话是刘菊花自己的,哪些话是她引用的。而在多数 情况下,刘菊花论文的一个自然段中,含有来自不同来源的文字。 对此,亦明举例说:"该论文第一章第一节含有12 个自然段,其中 第二到第七自然段是百分之百地抄袭科技的文章:《背景资料: AOL 时代华纳》。可是,刘菊花只是在'勘误表'中说:'P3,最后一 行:加入出处,尾注:《背景资料:AOL 时代华纳》,科技。'难 道在六段抄袭文字之中的一段,加上一条这样的'注释',就可以说是' 标明出处的地方,不是抄袭'了吗? 最终,亦明经过与其他举报人多次讨论后得出结论:刘菊花的这篇 题为《国际传媒巨头对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影响》的论文约31000 字,共有159 个自然段,其中146 个自然段(约28000 字)含有来自他 人的文字,但只有70 个自然段含有标明出处的"注释"。其中第二章第 一节1600 余字,出自刘菊花之手的文字,最多不过118 字,即只有7% 的"自主率" 亦明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他已经将刘菊花抄袭的证据整理后用 邮件发给陈力丹教授,并且表示:"如果这些证据不足以让您认定刘菊 花抄袭,则我定将向刘菊花女生公开道歉。不仅如此,我还会向陈先 生公开道歉。反之,假如陈先生作出'刘菊花确实抄袭了'的认定,则 我也希望您能够兑现自己的承诺。 月25日,陈力丹教授回信说:"我已经离开那个地方8 花的论文则是9年前的事情,那时很不规范。我太忙,连睡觉吃饭都 难以保障,但卷进这个事情自然得有个交代。从你的材料看,根据现 在的测试软件,她的重复率会超限,估计差不多可算抄袭,但问题复 杂在有较多的注明了出处,如何算要由社科院研究生院来判断。我想 把你的东西转交研究生院,由他们根据他们的文件来判断。 月26日,陈力丹再次发表博客文章,称亦明提供的认定刘菊花 论文抄袭的材料,考证颇为丰富。他说:"根据看到的对照材料,虽然 刘菊花在不少地方注明了出处,但颇为含糊,而且就现在的重复率 看,估计超限了,得算抄袭。"同时,陈力丹将举报材料发给了社科院 研究生院新闻系主任,请他转研究生院,"根据院内规定来公正处理,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附件:刘菊花论文涉嫌抄袭部分对比摘要。刘菊花原文为A,被 抄袭文章为B;A“抄1”至“抄29”与B“抄1”至“抄29”对应) A:第三章第一节:从ABC 的严肃新闻向收视率折腰说起 P19:今年二月份,美国的新闻界因为美国广播公司(ABC)打算抛弃 它的深度新闻报道节目“晚间新闻”而换上愚蠢的宠物恶作剧和十大 排行榜(抄1)而大大地热闹了一阵。 在过去的几年,“晚间新闻”的收视率下跌显著,和大多数新闻节 目一样,主持人特德科阵尔的节目只能吸引老观众,不能吸引广告 客户青睐的年轻观众(抄2)。2002 年的第一个季度,ABC 黄金时段的收 视率一直呈下滑趋势,被迫向广告客户退还了超过100 万美元的广告 费。根据不同的公开发布的报告,投资分析员们认为该季广告部将亏 损数亿美元(抄3)。ABC 无法忍受“晚间新闻”的平庸表现了,所以当 CBS 不能成功与喜剧演员戴维利特曼续约的消息传来时,ABC 毫不犹 豫地开始和利特曼谈判(抄4)。在利特曼身上,ABC 的高层管理人员看 到的是一个18 岁至34 岁观众人数超过“晚间新闻”相应数据45%的节 目,而这个年龄群正是广告客户愿意支付高昂代价吸引的对象(抄5)。 30 30 霍华德库尔茨(美):《严肃节目为收视率折腰》,王尔山编 译,《21 世纪经济报道》,2002 B:《严肃节目为收视率折腰》,作者:霍华德库尔茨,编译:王尔山,《21 世纪经济报道》2002 近日,美国广播公司(ABC)由于打算抛弃它的深度新闻报道节目---"晚间新闻",换上愚蠢的宠物恶作剧和十大排行榜(抄1)。(下略) 其中一名资深记者甚至大胆猜测,以戴维利特曼取代"晚间新闻" 的做法将导致新闻部寿终正寝。"假如人们不再相信ABC 还存在一个严 肃的新闻部,他们为什么还要看我们的新闻呢?"(抄11) (中间两段文字省略) 若是这样,那么ABC 的新闻记者显然未能觉察他们那里已经出现了 一段时间的一件事。"晚间新闻"是1980 年推出的节目,当初的用意在 于报道伊朗人质危机。过去几年,其收视率显著下跌。主持人科普尔 在2000 年秋天重新就其合约与ABC 进行谈判之后,年薪达到1000 美元,而他每星期总共只需主持三次节目。与此同时,和大多数新闻节目一样,他的节目只能吸引老观众,不能吸引广告客户青睐的年轻 观众(抄2) 年景好的时候,ABC 可以容忍这一切。但现在年景变坏了。这个季 度,该公司黄金时段的收视率一直呈自由落体下滑趋势,被迫向广告 客户退还超过100 万美元的广告费。而且,根据不同的公开发布的报 告,投资分析员们认为本季将以广告部亏损数亿美元而告终(抄3) 在利特曼身上,ABC 的高层管理人员看到的是一个18 岁至34 众人数超过"晚间新闻"相应数据45%的节目,而这个年龄群正是广告客户愿意支付高昂代价吸引的对象(抄5)。(此处为注释30) 因此,当一个月前传来CBS 不能成功与利特曼续约的消息,ABC 不犹豫地插了进去。实际上,该公司和利特曼的谈判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星期之久(抄4) A:P19:就这样,一度非常神圣的晚间新闻突然变得无足轻重,轻 易就被迪斯尼、通用电气和维亚康姆的管理层一笔勾销(抄6)。而过去 的20 年来,无论战争爆发还是丑闻曝光,无论严肃新闻还是愚蠢报 道,美国三大新闻主播———丹拉瑟、彼得詹宁斯和汤姆布洛 科夫都一直占据各自电视台的王位,把持着美国的整个电视世界(抄 7)。他们所属的公司被人收购又被人出售,他们的观众也常常被新节 目和新技术搞得晕头转向,但谁也不敢跟这些新闻主播们过不去(抄 8)。随着70 岁的拉瑟、64 岁的布洛科夫走入黄昏,晚间新闻节目开始失去它的崇高地位(抄9) ABC 的一名发言人说,与利特曼的谈判并未涉及“晚间新闻”,而 是关于如何改善11 点半到12 点以及12 点到12 点半的两个时段的收 视率。“利特曼若是占据那一小时的时间,一定可以大大刺激次日凌 晨ABC 的‘早安,美国’节目的收视率。”(抄10)而ABC 一名资深记 者则认为,以戴维利特曼取代“晚间新闻”的做法将导致新闻部寿 终正寝。“假如人们不再相信ABC 还存在一个严肃的新闻部,他们为 什么还要看我们的新闻呢?”(抄11)31 31 同上。 评注:注释31 之前共有两句带引号的文字,均出于同一篇报道, 但位于不同段落,应该在注释的时候分别标明,故只能认定31 之前的 一句话为引文。 本文与《晚间新闻的太阳下山了?》一文有多处文字重合,但不见 标注。 B:《晚间新闻的太阳下山了?》,作者:霍华德库尔茨,编 译:王尔山,原载21 世纪经济报道(出版日期待查) 过去20 年来,无论战争爆发还是丑闻曝光,无论严肃新闻还是愚 蠢报道,美国三大新闻主播---丹拉瑟、彼得詹宁斯和汤姆布洛 科夫---一直占据各自电视台的王位,把持整个电视世界(抄7) 他们所属的公司给人收购又给人出售,他们的观众已经给新节目和 新技术搞得心神不定。但谁也不敢跟美国新闻主播们过不去(抄8) 可是现在,这种情况可能发生改变。在这个即便美国广播公司 (ABC)"晚间新闻"主播特德科普尔也逃脱不了沦为牺牲品的命运、而 ABC 也心甘情愿要用喜剧演员戴维利特曼取代严肃的"晚间新闻"的年 代,一度非常神圣的晚间新闻突然变得无足轻重,轻易就被迪斯尼、 通用电气和维亚康姆的管理层一笔勾销(抄6)。(此处文字被刘菊花提 前到开头) 随着70 岁的拉瑟、64 岁的布洛科夫走向人生的黄昏时分,晚间新闻节目终将失去他们的崇高地位带来的保障(抄9) 《严肃节目为收视率折腰》,作者:霍华德库尔茨,编译:王尔 该公司一名发言人指出,与利特曼的谈判并未涉及"晚间新闻",而是关于如何改善11 点半到12 点以及12 点到12 点半的两个时段的收 视率。后者目前播放的是"政治上不正确" "利特曼若是占据那一小时的时间,一定可以大大刺激次日凌晨 ABC 的'早安,美国'节目的收视率。"该发言人预测,而"晚间新闻"若 是换到黄金时段,也能吸引更多观众(抄10) A:P20:媒介工业建构了一个二元的产品市场 (dualproductmarket),即媒介只创造一种产品,却在两个完全不同的 市场上运作,并且这两个市场会彼此影响。其第一市场是媒介产品市 场;第二市场是广告市场。和其他产业相比,这个二元市场几乎是媒 介经济独一无二的特征(抄12)。32 广播电视为例,广播电视媒介与受 众之间的产品交换关系是,受众作为广播电视媒介的消费者,支出时 间与金钱交换广播电视节目,媒介则把受众的时间卖给广告客户;而 时间支出是一项稀少的资源,媒介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满足从 受众到广告客户乃至于全社会在信息与娱乐等方面的各种需求,便成 为其最大限度赢利的市场起点和动力(抄13) 32AlanB.Albarran:《MediaEconomics》 IowaStateUniveityPress1996,p27 点评:“抄11”虽然做了注释,但也是从其他作者那里直接复制 过来的,充其量算是转引,而转引的是英文著作,却没有说明中文来 B:《探析市场重构的范式与议题---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广电业》,作者:陆晔,《现代传播》2001 此外,媒介工业建构了一个二元的产品市场(dualproductmarket)。也就是说,媒介只创造一种产品,却在两个完 全不同的市场上运作,并且,这两个市场会彼此影响。其第一市场是 媒介产品市场;第二市场则是广告市场。和其他产业相比,这个二元 市场几乎是媒介经济独一无二的特征(抄12)。以广播电视为例,广 播电视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产品交换关系是,受众作为广播电视媒介的 消费者,支出时间与金钱交换该项媒介产品即广播电视节目,媒介则 把受众的时间卖给广告客户;而时间支出是一项稀少的资源。广播电 视媒介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满足从受众到广告客户乃至于全社 会在信息与娱乐等方面的各种需求,便成为其最大限度盈利的起点和 动力(抄13) AlanB.Albarran,《MediaEconomics》, IowaStateUniveityPress1996,p27 A:P20:国际传媒巨头之成为巨头,正在于他们把传媒视为由利润 驱动的企业。在发达国家,越来越多数量和种类的媒体正在合并到越 来越少的几个大企业手中(抄14)。“公司文化已经与新闻文化真正交 锋。”33 让我们回顾一下美国主流电视台在这十几年间被卖来卖去的 历史。1986 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以6.28 亿美元购买了全国广播公司 (NBC)的母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全国广播公司下属新闻部自然也被囊 括其中。而通用公司是一个以巨大开支制造军火,却非经营新闻而出 名的巨大的公司实体。1994 年,美国广播公司(ABC)被大都会通讯公司 (CCC)合并。大都会通讯公司倒是一直从事传播业,传播是它们最重要 也是唯一的产品,然而一年后,迪斯尼公司(Disney)以19 亿美元吞并 了大都会通讯公司,ABC 新闻部又易了主人。1995 年,哥伦比亚广播 公司(CBS)被西屋电气公司以5.4 亿美元处理价收购,CBS 随之更名为 鹏尼传播公司()。如此,昔日两大核巨头———通用电气和西屋电气 公司,控制着美国当今主流传播业的半壁江山。它们以前靠军火牟 利,现在又靠新闻赚钱。做军火与做新闻虽有天壤之别,但从追逐利 润的目标来看,不仅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抄15) 点评:此段文字标注的只有33 加双引号的一句话。,与哥伦比亚 广播公司(CBS)没有交集。查wiki,未见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更名。 B:《新闻公司化与利润最大化》,作者:里查德科恩,编译:余 198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以6.28 亿美元购买了全国广播公司的 母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全国广播公司下属新闻部自然也被囊括其 中。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部是一个严肃部门,而通用电气则是一个以巨 大开支制造军火,而非经营新闻而出名的巨大公司实体。1994 国广播公司被大都会通讯公司(CCC)合并。由于大都会通讯公司一直从事传播业,传播是它们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产品,因此这次合并还说得 过去。然而好景不长,一年后,米老鼠(迪斯尼公司)又叫了,它以19 亿美元吞并了大都会通讯公司,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部又被一网打尽。 传播公司彼此倾轧,导致一个巨大、神奇的传播王国的出现。1995 年底,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被西屋电气公司以5.4亿美元处理价收购,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随之更名为鹏尼传播公司()。昔日两大核巨头---通 用电气和西屋电气公司,控制着现在的传播业。它们以前靠军火牟 利,现在又靠新闻赚钱。做军火与做新闻虽有天壤之别,但从追逐利 润的目标上看,不仅没有矛盾,反而相辅相成(抄15) A:P20:过去人们都把新闻部看成一个不赚钱然而却有名望的部 门,报纸以及一些广播电视公司过去常常以让广告和新闻径渭分明而 骄傲,而现在传媒巨头已经不再容忍这一情况,企业的董事会也许仅 把新闻当作另一个“营利中心”,应该对公司的赢利“底线,以及股 票价格有所贡献(抄16),”成堆的新闻大多根据商业新闻“烹饪手 册”制作而成,目的就是使消费者踊跃购买。“34 当然非营利性和宣 传性组织在美国媒体中会有重要的声音,但是公众获得信息的主要来 源———如城区大报、新闻性周刊以及广播和有线电视网———大都 是为营利而经营的(抄17)。传媒巨头的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 因特网向公众提供什么样的信息,经济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抄18) 点评:此段文字除了注释34 的一句话,其他内容没有人任何标 B:《媒体:美国政体的第四权》,作者:尼可拉斯约翰逊,中文版::/-RNAL/EJ_MediaEthics/media1.htm „„导致這一局面的部份原因是,有越来越多数量和种类的媒体在 合并到越来越少的几个大企业手中(抄14)。批评这种合并倾向的人担 心,过去人们都把新闻部看成一个不赚钱、但是有名望的部门,现在 这些大企业恐怕已经不再容忍这一情况了。如今,企业的董事会也许 把新闻当作不过是另一个"营利中心",应该对公司的赢利"底线"以及 股票价格有所贡献(抄16) 经济因素对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如今的因特网向美国公众 提供的、什么样的资讯起重要作用(抄18)。媒体是由利润驱动的企 业。虽然非营利性和宣传性组织在美国媒体中有重要的声音,但是公 众获得资讯的主要来源---如城区大报、新闻性周刊以及广播和有线电 视网---大都是为营利而经营的(抄17) 点评:"抄17"文字不完全相同但意思相似。 A:P20—P21:在商业化操作模式下,大众传播的主要目标常常是把 信息作为借口,把文化、信仰或价值观的某种表达作为装饰,其目的 缩减为紧紧吸引住受众的注意力。受众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消费,而 对受众的影响力指数又可以成为与广告客户讨价还价的筹码。关注的 事实往往比关注的质量更要紧,为人所知这一事实,常常要比所知道 的内容更重要,它是驰名的唯一必要条件。大众传播媒介在生产中的 大量努力都意在通过引人注目、唤起情感、激起兴趣来赢得和保持注 意力的方法上。信息的实质常常服从于展示方法,服从于它在传播过 程中的增值。这就是所谓的媒介逻辑(抄19) 点评:此段文字没有任何标注。 B:《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作者:陈卫星,原载《国际新闻 界》2001 „„在商业化操作模式下,大众传播的主要目标常常把信息作为借口,把文化、信仰或价值观的某种表达作为装饰,其目的缩减为紧紧 抓住和吸引住受众的注意力。这样,传播媒介就达到了直接的经济目 的和间接的目的,受众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消费,而对受众的影响力 指数又可以成为与广告客户讨价还价的筹码。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 播和受众一样,从参与降到旁观。关注的事实常常比关注的质量更要 紧。为人所知这一事实,常常要比所知道的内容更加重要,它是驰名 的唯一必要条件。大众传播媒介在生产中的大量努力都意在通过引人 注目、唤起情感、激起兴趣来赢得和保持注意力的方法上。信息的实 质常常服从于展示方法,服从于它在传播过程中的增值。这就是所谓 的媒介逻辑(抄19) A:P21:既然最终决定传媒巨头赢利的是受众的眼球,那么媚俗就 不可避免地成为其媒体的主流。还是以国际传媒巨头云集的美国为 例,对受众眼球的曲意逢迎使面向收视率、广告收入和销售指标并追 求大众效应的低水准的伪文(有哪些干净治愈且阳光的文案短句?1、记得在这杂乱的生活里,每天带点笑意。2、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3、把不忙不闲的工作做得出色,把不咸不淡的生活过得精彩。4、生活有望穿秋水的等待,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5、请你努力奔跑,美好的事情在等着你。)化、伪新闻、伪信息泛滥成灾。对于商业 性或具有商业化倾向的媒介,市场逻辑成为主宰,发行量、收视率等 标志着受众群的量的指标,已经成为生命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转化为对受众群的追逐,而媒介产品生产和销售也不可避免地执行市 场经济商品的“人数原则”和“通用原则”,即什么商品最好销售, 消费群最大,就生产什么。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兴趣和观点以及 利益要求各不相同,最大共通点在哪里呢?传媒巨头的选择是:娱 人类有玩乐的天性,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在身份、阶级、种族、国别、教育等各方面有如何的差异,只要是人,娱乐通常总是需要的。 在传媒的大众化时代,娱乐产品最容易成为畅销品。在这样的消费逻 辑引导之下的媒介自然会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娱乐化倾向:最初是纯 粹娱乐消费的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最终则发展到把距离娱 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也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 和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此即所谓新闻娱乐化(抄20) 点评:此段文字无任何标注。 B:《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作者:林晖,《新闻与传播研 究》,2001 毫无疑问,对于商业性或具有商业化倾向的媒介,市场逻辑成为主宰,发行量、收视率等标志着受众群的量的指标,已成为生命线。企 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转化为对受众群的追逐,而媒介产品生产和销售 也不可避免地执行市场经济商品的人数原则和通用原则,即什么商品 最好销,消费群最大,就生产什么。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兴趣和 观点以及利益要求各异,最大共通点在哪里呢? 媒介的选择是:娱乐。 无论男女老幼,无论身份、阶级、种族、国别、教育等各方面的差 异,只要是人,娱乐通常总是需要的。大众化时代,娱乐产品最容易 成为畅销品。 在这样消费逻辑引导之下的媒介自然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娱乐化倾 向:最初是纯娱乐消闲的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最终则发展 到把距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向娱乐强行拉 近,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即所谓新闻娱乐化(抄 20) A:P21—P22:娱乐化最突出的表现是软新闻的流行。十多年来,新 闻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受收视率的驱动,追求感官刺激的图片新闻和 煽情题材取代了政治、国际事件,判断新闻重要性标准已经发生了很 大变化。以前关于华府、议会、听政会的报道有很多,可现在几乎听 不到任何关于华盛顿特区的新闻。新闻顾问们认为政治乏味,不会带 来较高收视率。因此对政治和选举的报道就如同赛马之类的体育赛事 一样潦草简单。国内政治如此,国际事件也一样得不到电视的青睐, 原因同上———枯燥乏味。安迪娄尼(AndyRooney)曾在《60 分钟》节 目中批评新闻现在不务正业,对国际事务的忽略,确实正中要害。 “(引用)35 严肃新闻的比例减少,名人趣事、日常事件以及带煽情 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 等软性内容成为新闻的重点,这股潮流不仅在通俗性报刊和广电节目 中盛行,而且有逐渐扩大、蔓延至往日以权威、严肃著称的主流媒体 之势(抄21) 35 同33,引自《新闻公司化与利润最大化》,余红、杨伯淑编 译,《国际新闻界》2001 B:《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作者:林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 综合媒介新闻娱乐化的现象来看,就内容和形式可分为二部分:一方面,娱乐化最突出的表现是软新闻(在西方媒介也有称之为"大众新 闻"[1])的流行。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 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 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这股潮流不仅在通俗性报刊和广电 节目中盛行,而且有逐渐扩大、蔓延至往日以权威、严肃著称的主流 媒体之势:(抄21)(以下略) A:P22:我们看到新闻图片在晚间新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编 辑们对图片的偏爱使得他们的决定具有倾向性,即使一篇纯新闻报道 比一篇图片新闻更重要,编辑们仍然采用图片新闻。有时,即使无实 质性内容,精彩图片也会制造出新闻故事。电视不会重视那些视觉上 不甚刺激的内容,如果报道中无图片,那么它肯定不会出现在晚间新 闻的显著位置上,这也是为什么电视新闻不喜欢报道经济之类题材的 原因(抄22)。取悦观众被放在首位,利润重于社会责任感。新闻不再 是新闻,而成为市场取向、无思想深度的炒作(抄23) 点评:“抄22”部分文字对原文顺序进行了改动,但内容一致。 此段文字没有标注。 B:《新闻公司化与利润最大化》,作者:里查德科恩,编译:余 图片,在晚间新闻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编辑们对图片的偏爱使得他们的决定具有倾向性,即使一篇纯新闻报道比一篇图片新闻更重 要,编辑们依然采用图片新闻。有时,即使无实质性内容,精彩图片 也会制造出新闻故事。(中间内容省略)电视不会重视那些视觉上不甚 刺激的内容,如果报道中无图片,那么它肯定不会出现在晚间新闻的 显著位置上,这也是为什么电视新闻不喜观报道经济之类题材的原因 (抄22)。(下略) (第四节倒数第二段)„„然而这不是新闻,这是搞笑,是市场取 向、无思想深度的炒作。取悦观众放在首位,利润重于社会责任感(抄 23) A:P22:娱乐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媒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尽力使硬 性新闻软化。在内容上,新闻界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 其娱乐价值:媒介极端关注辛普森案不是在于反思种族问题和司法问 题,而是在于炒作体育明星的凶杀案;媒介关注独立检察官斯塔尔的 报告和莱温斯基的一举一动,不是在于反思美国总统的品行和美国的 司法制度,而是在于炒作总统的风流韵事。在表现技巧上,强调故事 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中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 衍变为一味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24)这种趋势使新闻读起来更具有 戏剧性,从而要求记者在新闻的陈述上与写作上更像一个讲故事的 人,而不仅仅是个报道员(抄25)。新闻从业者不再是冷静的观察者, 而是成了“新闻商品”的制造者和策划者(抄26)。(整段文字没有标 注,其中,“抄26”原文照抄《新闻公司化与利润最大化》第一节第 三段) B:《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作者:林晖,《新闻与传播研 究》,2001 娱乐化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媒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在内容上,新闻界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 值:媒介极端关注辛普森案不是在于反思种族问题和司法问题,而是 在于炒作体育明星的凶杀案;媒介关注独立检察官斯塔尔的报告和莱 温斯基的一举一动,不是在于反思美国总统的品行和美国的司法制 度,而是在于炒作总统的风流韵事。在表现技巧上,强调故事性、情 节性,从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实 现硬新闻软着陆发展到极致,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 (抄24)„„这种趋势使新闻读起来更具有戏剧性,从而要求记者在新 闻的陈述与写作上更像一个讲故事的人,并不仅仅是一个报道员(抄 25) A:第二节P25:娱乐化倾向对中国传媒文化的影响 因为媒介所有制的本质不同,我国媒介在运营模式、理念和操作方 法上都明显有别于西方纯商业性的媒介,不可能走上彻底市场化的道 路,而是只进行着适度市场取向的改革。我国的媒介始终坚持上层建 筑和信息产业的双重属性的认定,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进,并 始终坚持媒介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把社会效益放在首 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严肃和高质量的媒 介产品(包括新闻报道)始终占据着我国媒介产品的主阵地。 然而不可否认,在近20 年的新闻改革过程中,随着我国媒介市场 化步伐的加快,其产业性质日益凸显。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媒介大众 化、市场化潮流的兴起,改变了我国媒介内容一味重宣传轻信息、重 教育轻娱乐的状况,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片面模仿国外媒体的某些做 法:强调娱乐化甚至新闻娱乐化,过分地通俗化以争夺市场,过于强 调软性内容的感召力,其结果是走向大众传媒的庸俗化(抄27) 在近10 余年的媒介产业化大众化浪潮中,我国通俗类媒介获得了 长足的发展,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并成为媒介市场的生力军。有些 人据此认为:市场化=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娱乐化是市场化的必由 之路,中外皆然。有的党报编辑甚至私下教导记者要“逃避深刻,远 离崇高”,有的电视新闻制片人公开号召“新闻是快乐的”,电视24 小时就是快乐24 小时,“生产快乐”似乎是媒介最响亮的口号(抄 28)。50 某些媒介或热衷于炒作名人轶闻、奇闻异事,或热衷于凶杀、色情 等事件的追逐,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一时的赢利。在写法上,从强 调人情味、趣味性到故意煽大众之情甚至追逐耸人听闻的效果,力求 故事性,甚至不惜无中生有,以吸引受众(抄29) 点评:第三段加了注释50,但无法判断哪些是引文。 B:《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作者:林晖,《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1 http:article.php?id=2574就我国而言,因为媒介所有制的本质区别,使我国媒介在运营模 式、理念和操作方法上都明显区别于西方纯商业性的媒介,不可能走 上彻底市场化的道路,而只是适度市场取向的改革。我国的媒介始终 坚持上层建筑和信息产业的双重属性的认定,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双轮并进,并始终强调媒介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把 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严 肃和高质量的媒介产品始终占领着我国媒介产品的主阵地(包括新闻报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近20年的新闻改革过程中,伴随我国媒 介市场化步伐加快,产业性质凸显,特别是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媒介大 众化、市场化浪潮的勃兴„„对改变以往我国媒介内容一味重宣传轻 信息、重教育轻娱乐的状况,做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极有益处。但同 时也产生了某些负效应,其中之一就是过分强调通俗化以争夺市场, 结果走向庸俗化,过于强调软性内容的号召力,片面模仿国外媒介的 某些做法,走娱乐化甚至是新闻娱乐化的道路;(抄27)某些媒介或热 衷于炒作名人轶闻、奇闻异事,或热衷于将镜头聚焦于都市光怪陆离 的百姓琐事,或热衷于凶杀、色情等事件的追逐,追求一时的轰动效 应,执著于一时的赢利。在写法上,从强调人情味、趣味性到强调煽 情性,甚至是耸人听闻,力求故事性,不惜无中生有,节外生枝,甚 至于制造假新闻,以曲折离奇吸引受众。(抄29) 事实上,在近10 余年来的媒介产业化、大众化浪潮中,通俗类媒 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成为媒介市场的生力 军。有些同志据此即认为:市场化=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娱乐化是 媒介市场化的必由之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然选择,中外皆 然„„有的党报编辑甚至私下教导记者要“逃避深刻,远离崇高”, 有的电视新闻制片人公开号召“新闻是快乐的”,电视24 小时就是快 乐24 小时„„“生产快乐”似乎是媒介最响亮的口号。(抄28)看上 去,新闻娱乐化似乎是媒介市场化的必然选择和当然取向,然而,事 实果真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