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随笔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随笔散文 篇1岁月如流水般滑过,不知不觉,年轮里又留下新的一圈。回眸遥望,这一年是生命里的一些改变,一世的珍藏!
曾报着排解的心绪随夏风走进了网络,从拾搁置已久的笔,放牧心灵,信手敲下一些或浓或淡的文字,是梦想,也是多年对文字的痴念,试图在喧嚣里找寻丢失的自己。
没曾想,在心灵的世界,结识那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一线网络,一份文字缘,彼此相遇,相知,相惜,相牵。一字字精彩的留评,一份份温暖的祝福,是心的交流,是爱的牵念。曾一个人苦苦的攀爬着文字的阶梯,一封封退稿,一篇篇心血凝聚的文字,静静的躺在墙角,沉睡在梦的经年,甚至无力再去重拾……是网络,让我读到了许多优秀的文章,是空间友人的鼓励,让我溶入在一个平等,友爱,温暖的大家庭里,看到了文字的魅力,文字的希望!
感谢朋友,无论是路过还是看望,每一字留言都是心灵的温暖,是抹不去的印记,还有那些大洋彼岸的朋友,真挚的友情,缩短了遥遥的距离!
丢开白日里的喧嚣,打开屏,字字留言阳光般洒满空间,一天的疲惫便被温暖冲淡。听一曲舒缓的音乐,淡品一杯香茗,任灵魂漂泊,任心灵之花如莲般绽放。喜欢这份沉静,喜欢嗅这缕墨香,丰润着心灵,绚烂着生命。
感谢你:我亲爱的朋友!网络是虚拟的,可空间的友谊却是感触到的暖。不聊天,却感知友谊的存在,不谋面,却有一个模糊的影子浮动在心底。不问花开几许,不知能走多远,感知着一份遥遥的牵念,感动着兄弟姐妹般的细语温软。
感谢你:我空间的朋友,在季的转角处,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节,盈一怀感恩,抒一笔莫失莫忘,把友谊珍藏。我不知在网络能走多久,这份友谊却浅浅暖,深深藏!
在此遥祝我空间的朋友:圣诞快乐!新年吉祥!幸福安康!
春节随笔散文 篇2新年前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频频南下,使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普降瑞雪,那片片晶莹剔透的小雪花姿意地飘荡着,悠悠然然地飘荡着,扑向大地的怀抱。雪的降临使山河焕然一新,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好一派雄浑壮哉的北国风光。
每到冬天,人们对雪的祈盼都是如此的强烈,有如人们在阳春对春雨的渴望,盛夏对彩虹的喜爱,晚秋对红叶的迷恋。雪俨然成了冬天的代名词,没有雪的冬天是无法想象的,至少是不完整的。少了一份诗情画意,少了一份浪漫情怀,少了一份福祉的憧憬,少了一份理想的寄托,使生活变得枯燥单调、缺乏品味。所以说雪是冬天不可或缺的灵魂,就如同冬天是四季必不可少的一样。
对于冬天和它的衍生体——雪,人们总是纠缠在一种矛盾的情绪中。一般来说,人们不太喜欢冬季,恐惧它严酷无情的寒气,咀咒它清冽刺骨的寒风,却喜欢冬天的雪花。喜欢看着小雪花在温热的掌心中慢慢地融化;喜欢下雪的时候深深地吸一口湿润的略带甜味的空气;喜欢在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一行行自己的足迹;喜欢看雪地上的孩子们自然绽放的那红彤彤的笑脸。有雪的冬天真好!
人们对雪的喜爱是由衷的,雪花是冬的使者,那鹅毛般优雅的美、那曼妙的舞姿,最能唤起人们心中温馨的爱。踏雪寻梅的浪漫之旅,会使心灵在不经意间得到净化和升华。雪带给人间的恩泽也是实实在在的,瑞雪兆丰年这句话就是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令人汗颜和愧疚的是,人在与雪的互动中总是无休止的索取,而雪只是一味地默默奉献。尽管雪的生命美丽而短暂,但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份美丽却是永恒的。
如果有机会在高空中欣赏雪景,那景致一定是气象万千。广袤的土地上,有雪线的地方如同一条漫漫无际的白链,白雪皑皑,跌宕起伏,银装素裹,蜿蜒盘桓,在阳光的辉映下银光闪烁;又像是上天送来的洁白的哈达,圣洁得不可思议。也许上天通过下雪这种方式向我们人类传递着一种信息,隐喻着一种暗示,那就是以包容之心来面对人生,面对一切。仔细想想,那轻盈美丽的小雪花并不挑剔着陆点,它们悄然而至,看似轻描淡写,积少成多就有了海纳百川般的广阔胸怀,摧枯拉朽般的巨大能量,牺牲了自己,拥吻着天下。雪落下的地方,山川大地白玉无瑕,还自然一份宁静,还人间一份纯洁。
春节随笔散文 篇3眼看着年不知不觉的来了。今天除夕了。按照当地的习俗,白天男人们给家里大门挂灯笼,贴对联。女人们在家里蒸包子,包饺子,备年夜饭……年三十这天下午,关中地区的男人们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请先人”。请先人就是带上香蜡纸表去坟地里,有请已故的亲人们回家一起过年。当然除了过年,家里过大的事情,如:娶妻、嫁女、添丁做满月等等都要请先人的。这是关中地区一直延续至今的一个风俗习惯了。
请先人回家后,要在家里设置的先人纪念堂前,把已故先人的照片放在正中央,前面摆上供品,然后再点上香蜡。从此,每顿饭前,要先给祖宗堂上放上一碗饭,在腕上放两根香代表筷子,此举动叫做献饭。献饭完毕后,家里人才可以开饭的。说起开饭,一般除夕晚上吃的是饺子。听老人们说,过去,因为没有电视等娱乐传媒,除夕晚上都是一家人围坐在土炕上,守岁。呵呵,如今真不可想象,一夜没娱乐,坐在一起是怎样熬的,当然少不了拜年,发放压岁钱了。
如今,年夜里,人们有电视看。不管那年年还在继续如期直播的春晚节目如何,好歹在家里晚上有了消磨时间的做拿了。随着发展,如今年夜里当然也少不了那些通宵达旦的打麻将了。如今守岁,在大多数家庭已经开始淡去,家中有老人的家庭还在延续着。随着春晚的直播,不少家庭就随着又增加了吃年夜饭后看春晚的“习俗”,增加了在交岁之时,燃放炮竹的“习俗”。伴随着春晚新年钟声的敲响,炮竹从去年年尾响到今年年初。炮竹声声,辞旧迎新。
家人团圆,同聚一室,共看电视,共同欢笑,嗑着瓜子,喝着浓茶,聊着天南海北,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浓浓的节日情结,浓浓的传统佳节的气氛。平日里回家,不一定在同一天,而春节,大家有一丁点的机会都会回家,甚至长途跋涉,都会不约而同的回到自己久违了的家。毕竟这是逼疯的的港湾,毕竟是温馨的停靠站,毕竟是心的归宿。家是巨大的磁场,无论游子们漂泊多远,都无法逃出家的引力,都会被吸引回来的,带着亲情,带着祝福,带着漂泊的喜怒哀乐。
支持兔年来临之际,特此祝福所有华夏儿女们节日快乐!兔年吉祥!合家欢乐!尽管各地的风俗存在着差异,但是,无法阻隔大家在传统佳节里的庆贺之情;尽管风俗不同,但是都洋溢着团圆的喜悦;尽管风俗有异,但是相同的是浓浓的情。此时,兔年的春晚已经接近尾声,由于一家人在不断的聊天,所以不一定看的很仔细,但是,这种团聚一堂的气氛是难得的,是无法代替的,是充满幸福的。
祝福大家:兔年吉祥,合家欢乐,幸福安康!
春节随笔散文 篇4又是一年的春节,没有了小时候的那种期盼过年的心情了,可以吃好吃的,可以穿新衣服,可以拿压岁钱。
今年是我在异乡过的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
春节,我的“串门子”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心驰八荒,神飞九天,正如天文物理学家霍金所说:在我的双脚无法抵达的地方,我的思想却翱翔其上,自由驰骋……
春节随笔散文 篇26家的方向给我们以力量。
回家,回家。
春运,汹涌的人流是回家的人们急切的渴望和期盼。无论路途有多远,只为了平安和团圆。无论路途有多难,只为了和亲人相拥的那一刻。
春节,这个在华人血脉中流淌了几千年的节日,演绎出了让几亿中国人天南海北大迁徙的壮观场面。
春节,是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在这个节日被编织得密密实实。
轻轻地呼唤老家村庄的名字,那种亲切一瞬间便暖暖地包围了全身。老家是根,老家的天也蓝,老家的云也白,老家的风也清,老家的花也香。老家有血脉相连、声息相通的亲人,有伴着日月向前走、日新月异过光景的乡邻。
身在他乡的游子归心似箭,回家的大军汇聚成滚滚洪流。
回家的路,或许山高水长,风雪阻隔,或许车票很难买,车辆很拥挤,脚步很疲惫,但前行的步伐从不曾停歇。羁鸟恋旧林,那张贴近胸口的温热的车票啊,不正是游子归乡的翅膀吗?多少的风霜雨雪,多少的泪水欢笑,都凝结在遥远或切近的回家路上。回家的人,讲述着一个故事;回家的人,写就着一篇文章;回家的人,吟咏着一首诗阙;回家的人,诵唱着一支歌谣。那飘荡在故乡山风里的遥远的召唤啊,让人热泪盈眶。
迫切的心儿跨过高山大河,越过乡间阡陌,穿过大街小巷,那熟悉的老屋濡湿了双眼,旅途的风尘烟消云散。回家,真好!年下,真美!
回家过年,路的尽头是亲人倚立门口的望眼欲穿;回家过年,再一次倾听家人的唠叨和挂牵;回家过年,满眼满耳是乡亲们开心的笑颜和祝福不断。家乡的月亮星星在天边,家乡的方言暖在心间。门檐下红红的灯笼高高挂,大门前张贴起春联喜洋洋,院子里燃起鞭炮脆脆响,厨房里飘出浓浓的香甜,那熟悉的味道、温暖的记忆,永远是游子心中最美的年。
春节,是一年的终点和起点。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常年在外拼搏的你,无论身居要职还是穷困潦倒,老家都会用她博大仁慈的胸怀拥抱你,为你梳理疲累的翅膀,使你于片刻的休整之后,重新展翅翱翔于理想的天空。回家,吃个年夜饭,慰藉亲人们一年的等待和期盼,在亲人们为你构筑的港湾里,栖息心灵,扬起新的风帆。
回家过年,你被包围在浓浓的亲情里。漂泊已久的游子,在乡间漫天的飞雪里,在贴着大红“福”字的窗花前,身边是慈爱的双亲,眼前是知心的爱人和嬉戏的孩子,平安,团圆,幸福!
春节是中国文化的大荟萃。国粹和民俗文化展现在一个大舞台上。到了过年时候,孩子们穿新衣、戴新帽,说着大人们教的吉利话祝福拜年,满心欢喜接过大人们给的压岁钱,大人们则风风火火地走亲访友,吃吃喝喝,逛庙会、看大戏,把沿袭了几千年的春节搅和得欢天喜地。
春节,像华夏大地上一棵生长了几千年的老树,它的根深深扎在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里,随着岁月的洗礼,愈加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春节,是个恒久的约定。每逢春节,让我们打理好心情,收拾好行囊,向着家的方向,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