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百科 > 白话文小说《金瓶梅》作者到底是谁

白话文小说《金瓶梅》作者到底是谁

2020-11-04 23:46:44 来源:金风故事网

  万曆二十四年,陶望龄的好友袁宏道到绍兴看望他,在他家裡看到了陶望龄为老师写的《徐文长传》,同时也看到了徐渭的遗作。随后,袁宏道连续做了3件事:也为徐渭创作了一篇《徐文长传》,文中同情「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写信向朋友盛讚徐渭是「我朝第一」文学家;写信对朋友说,《金瓶梅》「云霞满纸」,是他至今为止读到的最好小说。徐渭和《金瓶梅》之所以没有被时代埋没,很大程度上得力于陶望龄与袁宏道的极力推崇。

  根据潘承玉的对比研究,《金瓶梅》和现有的徐渭存世作品,从情节各要素到语言各要素,两者都存在大量细微不觉、又无处不在的相同点和相似点,显示出几乎完全一样的知识视野、思想情趣和写作惯性,无法找到第二个人物的文字,具有和《金瓶梅》如此的相关性。

  关于《金瓶梅》的作者研究各家众说纷纭,但是正如严云受所说,「无论你是否接受潘承玉的观点,你都不能不被他提出的大量文本材料和相关资料所吸引,因而觉得颇受启迪」。

  

金瓶梅

  《金瓶梅》作者「徐渭说」的发展

  几乎把毕生心血都献给金学研究的前辈专家吴敢教授,旗帜鲜明地评价潘承玉的徐渭说,「是所有《金瓶梅》作者研究成果中逻辑最为严谨、推论最为精微、行文最为典训、结构最为周到的一种」,高度肯定了潘承玉「徐渭说」在迄今约70种《金瓶梅》作者说中的突出地位。

  其他一些著名学者,甚至包括主张屠隆说的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黄霖教授,主张王世贞说的河北师大博士生导师许建平教授,在认真审视了「徐渭说」的论证体系后,也都在有关论著中对潘承玉的研究给予肯定。

  不少中青年学者则以潘承玉的研究为基础,直接参加到对《金瓶梅》作者「徐渭说」的论证之中。他们相信,沿著这条学术路径走下去,一定可以彻底解开《金瓶梅》作者之谜。

相关内容推荐
文史百科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