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云人物 > 一区终极收藏版《野战排》重显越战经典(组图)_影音娱乐_飞外网

一区终极收藏版《野战排》重显越战经典(组图)_影音娱乐_飞外网

2023-09-15 16:43:49 来源:金风故事网
《野战排》菜单

【影片】

克里斯是一名大学生,为了自己的国家放弃了自己的学业而加入了去越南作战的队伍。19岁的克里斯和其他参战的美国士兵一起,乘坐C-130运输机飞抵西贡,满眼的死尸让初但越南满怀壮志的克里斯大受打击。克里斯被派往毗邻柬埔寨边境的热带丛林里执行任务。泰勒所在的步兵排里有两位大人物:巴恩中士和伊莱亚斯中士。巴恩和伊莱亚斯对战争的看法不尽相同。巴恩的心肠极为冷酷,几乎就是一架杀人机器。而伊莱亚斯则认为即使在残酷的战争中,也不能乱杀无辜。二人各自都有自己的拥护者,并经常发生言语上的冲突。克里斯第一次参加战斗,是为战友们担任警戒。由于另一个战士的失职和克里斯的怯懦导致了野战排被袭击,克里斯也受了伤。在一次行动中巴恩斯下令烧毁整个村庄并屠杀无辜的村民。伊莱亚斯却奋力劝阻巴恩的暴行。两人因此而大打出手,巴恩因伊莱亚斯将情况向上级汇报而怀恨在心。在另一次战斗中,克里斯所在的野战排在密林中遇到越军伏击,伊莱亚斯只身冲入敌后,克里斯和另一名士兵负责火力掩护。伊莱亚斯负伤,巴恩闻声赶来救援却趁机向伊莱亚斯连放数数枪。当直升机缓缓升空时,克里斯发现满身血污的伊莱亚斯正在丛林中拼命奔逃,越南士兵则在他身后不远处紧追不舍。伊莱亚斯终因伤势过重倒地身亡……残酷的战斗依旧在继续,美军对失守的阵地进行轰炸。巴恩斯想乘混乱之机杀掉泰勒,正在这时,一颗炸弹落下,两人都失去了知觉。泰勒醒来举枪对准了巴恩斯,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在丛林中搜寻的美军坦克发现了幸存的泰勒。放眼望去,战场上只见尸横遍野,满目创痍……

《野战排》是大导演奥利弗·斯通“越战三部曲”的第一部,是奥利弗·斯通根据自己在越战时的亲身经历创作而成。《野战排》是奥利弗·斯通电影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名之作。影片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600万元的低成本换来了全球超过一亿三千万的票房成绩。这部不仅在票房上成绩斐然,评论界的关注以及世界上众多电影奖项的肯定都彰显了其独特的影史地位。奥利弗·斯通凭借此片获得第三十七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五十九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以及第四十一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奖。影片更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录音、最佳剪辑,最佳影片三项大奖。影片通过一个菜鸟士兵的眼睛,向当时的美国公众展现了六十年代越战的真实场面。导演处理战争场面独特而又新鲜的手法使该片在问世之后受到了美国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关注和欢迎。许多人士认为这部影片真实地反映了越南战争的实际情况。当然这份真实的感受,当然应该归功于奥利弗·斯通的战争经历,以及他对这种经历的忠实的回顾。影片有着浓厚的自传色彩和记实风格,没有故作高深的说教,也没有借助夸张眩目的C(oc是什么意思?oc是指原创角色,original character的缩写。oc还有更多方面的意思。)G特技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只是让影片逼真地重现了越南战场上的真正的战争。导演对拍摄环境的选择以及摄影师对光线的独特处理仿佛将观众置于越南那种灼热而潮湿的环境之中,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影片深刻描绘了战争的疯狂和混乱以及战争带给人们心灵上嬗变。越战给美国人留下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伤害通过影片人物丝毫你带主观色彩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直白而残酷。那种视觉上和精神上带来的震撼以及无情的杀戮带给我们的哀痛,远远超越了影片本身的价值而使得《野战排》在二十年后的今天依旧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和警世意味。

越战时期的斯通

影片集合了众多当时不甚有名但现在却大名鼎鼎的明星。第一男主角查理·希恩在《野战排》后一举成名,接着他又与迈克尔·道格拉斯以及自己的父亲著名的演员马丁·辛合演了《华尔街》。但放荡不自律的生活让他无暇电影而成为好莱坞的坏孩子。曾经在《英国病人》中有着出色表现的威廉·达福在本片中扮演了坚持原则的伊莱亚斯军士。与之前众多邪恶角色相比,威廉·达福在《野战排》中的表现可谓彻底颠覆影评人的固有观念而获得一直好评,他所扮演的伊莱亚斯军士张开双臂伸向天空的慢镜头成为影史上的最为经典的镜头之一。当然影片演员阵容中还包括约翰尼·德普这样当今影坛最具分量的明星,不过当年的约翰尼·德普还只是初出茅庐的后生,几个不长的镜头实难给人以更多的印象。

导演奥利弗·斯通是二十世纪未活跃于世界影坛的杰出人物,他在导演方面展露出的独特才华让人侧目。从1986年的这部被誉为“越战三部曲”之一的《野战排》开始,到1995年的影片《尼克松》为止,斯通拍摄了多部反映政治题材的作品。 1946年9月15日,奥利弗·斯通出生在纽约。1967年,斯通应征入伍,在越战中接受了洗礼。 战争结束以后,斯通进入了纽约州立大学跟随马丁·斯科西斯学习电影创作。1978年,他凭借《午夜快车》一片,赢得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1981年,斯通的导演处女作《手》问世。1986年随着《野战排》一片的上映,斯通的名字被世界影坛所熟知。 继《萨尔瓦多》(1986)、《华尔街》(1987),斯通于1989年完成了“越战三部曲”的第二部《生于七月四日》同样引起了争议与批评。 1993年,三部曲的完结作《天与地》上映,不同以往的叙事风格并没能让斯通重新赢得票房和评论的肯定。1994年,赞颂暴力的《天生杀人狂》让斯通遭到了抨击。 1995年的《尼克松》和1997年的《不准掉头》都没有让斯通获得更多。1999年,斯通执导了由阿尔·帕西诺和卡梅隆·迪亚兹主演的《挑战星期天》。紧凑的结构、细致的刻画和深入幕后剖析商业体育的视角,在影片获得了相当的好评。当然去年的《亚历山大》的滑铁卢让斯通重新背负起“票房毒药”的美名。

【关于DVD】

一区其实早在2001年就发行过一版特别版的《野战排》,但有价值花絮的欠奉以及音画质量的不如意让影迷们大呼不过瘾。一区在今年五月三十号借着影片公映二十周年的东风而特别发行了《野战排》终极收藏版套装。终极收藏版究竟是个怎么“终极”法呢·首先是画面质量的明显提升,其次是发烧友们所追捧的DTS音轨的收录,再次就是导演和军事顾问两条非常有价值和评论以及大量珍贵花絮的收录肯定会让影迷和碟友们满意。新版在画面质量上明显超越旧版不止一个马头。新版无论从画面的细腻程度或是细节的表现上都堪称完美,多场黑暗戏中黑阶下潜很深,一如新片。在音轨方面,DTS当然是首选,但严格来说在环境的包围感以及环绕的活跃程度上杜比音效其实丝毫不输。只不过在火暴场面时低音的厚实度以及声音的质感上DTS要稍强于杜比。

正片

【评论音轨】

此次一区发行的终极收藏版《野战排》中提供了两条随片等长的评论音轨。第一条评论音轨是由导演斯通亲自解说的。不同于一般评论的是,斯通更象是一位老兵在回味过去的峥嵘岁月。评论风格上显得非常的感性和随性。斯通并没有将重点摆放到影片是如何拍摄的问题之上,而是将大量的时间让自己陷入到“回忆”之中。斯通回忆了自己在越南战场上一个新兵的成长历程。影片中角色原形全部来自导演在越南服役时所见到过的士兵的特点。当年斯通第一次踏上越南战场那天正好是他自己的生日(9月15号)。影片中巴恩军士的原型并没有象电影中那样被克里斯击毙,而是娶了一位日本老婆,最后又回到了越南。斯通介绍到正象影片中开头那场埋伏戏表现得那样,真实战场上有许多被同伴击伤导致死亡的事件发生,而且比例相当高,大约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斯通的评论音轨中还涉及到大量的角色原型,影片背景,亲身经历等内容的讲述,这里就无法一一介绍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听。第二条评论音轨由退役的美国海军,同时也是《野战排》的技术顾问和演员的教练上尉戴尔·代担纲主讲。影片的开场戏是在菲律宾马尼拉的军用机场拍摄的,戴尔·代居然在这里客串了一把,不过客串的是一具包裹在黑袋子里的死尸。有意思的是戴尔·代不仅在影片充当了一次活道具,还贡献了自己的声音和银幕真正的处子表演,开场那些在步话机里的声音以及说“六中队为什么这么慢”的正是此君。从评论音轨的“爆料”程度这条戴尔·代的评论明显要强于斯通的评论。《野战排》作为一部战争电影来说涉及到的战场细节并不是每一位观众所能了解或者理解的。戴尔·代的评论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观众能更好的解读隐藏在影片之后的种种关于军事的话题。提供了一个解读影片本身和导演创作意图的全新视角。和导演斯通充满感性的评论相比,戴尔·代实在和理性的评论可谓相得益彰,互为补充。精彩!

【花絮】

1.删除片段

所有的删除片段都采用可变形宽银幕并附带导演斯通的评论。斯通坦言2006年是影片20周年纪念,他自己要重新思考一下这些删除情节,影片重现了斯通本人在越南战场的经历。第一段删除场景“野战排:克里斯的第一次”是关于克里斯边打扫厕所边吸食大麻烟的片段。第二段删除场景“野战排:爱与恨”是一段克里斯在战壕里和战友的谈话,在这段中导演斯通对日后的大明星约翰尼·德普当时的演技做了点评,并称自己非常想和约翰尼·德普有再次合作之机会。第三段删除场景“野战排:梦境”描述的是克里斯一段非常奇怪的梦,但斯通认为因为当时的视效水平不象现在这样先进而导致整段戏看上去有些傻傻,故删之。第四段删除场景“野战排:绝不后悔”是克里斯和威廉·达福的一段对话,斯通对经常出演反派人物的威廉·达福的演技表示了认同。第五段删除场景“野战排:当我回到家”则是关于黑人士兵讲述自己回到家乡会做些什么事情的对话,内容相当有趣。第五段删除场景“野战排:寻找目标”是一小段巴恩军士督战的画面。第六段删除场景“野战排:拯救勒纳”是一段克里斯救战友的战斗场面。第七段删除场景“野战排:聚会活宝”是一段克里斯和号称聚会活宝的黑人士兵的对话。第八段删除场景“野战排;焕然一新”是要回家的黑人士兵临行前和克里斯的对话。第九段删除场景“野战排:再见”则稍显超现实,威廉·达福又扮演了一名外表邪恶代表着“死神”的士兵向克里斯借火。第十段删除场景“野战排:巴恩还活着”是导演斯通为影片准备的另外一个结局,克里斯最终选择了饶恕了巴恩转身离开。斯通表示自己在选择结局时也非常犹豫。他认为是古典主义战士般的选择放弃暴力是最高的一种智慧。纵观这十段删除场景大多数游离于影片主题之外,删之实不可惜。但作为影迷的角度而言,欣赏这些有趣的删除场景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和思路。

2.关于《野战排》的闪回(48:35)

电影《野战排》发生的时间段(1967年—1968年)是越战历史上很重要的时期。美国公众开始越来越不支持越战。这段短片的前半段导演斯通和诸多的学者专家们用历史记录片结合访谈的形式回顾了那场45前发生的战争的全过程,话题涉及到当时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美军在越南的困境以及美国国内民众对于越战在观念上的转变过程。短片的中段名为“创造越南”则介绍了影片拍摄的艰难过程。《野战排》于1986年4月开拍,而导演斯通的另外一部电影《萨尔瓦多》则在同年三月在纽约和洛杉矶上映,并得到了评论界的如潮恶评。在《萨尔瓦多》投入巨大心血的斯通心情之黯淡可想而知,而在此情况下斯通还得投入到另外一部电影《野战排》的拍摄中。影片的预算少,拍摄的环境差。在如此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导演斯通的压力非常之大,以至于有一次斯通不断的指责工作人员将其拍好的一段戏隐藏起来。而实际情况是斯通根本就没拍过。影片的实景拍摄是在与越南纬度相同且气候条件大致相同的菲律宾完成的。为了真实还原影片中需要的自然环境,剧组开垦了菜园和水稻田,并且搭建了房屋。有意思的是当地人居然搬进去居住,也没人告诉他们不应该“占领”这个假冒的村庄。影片中有一场巴恩军士枪杀越南妇女的戏,影片的剪辑师在编辑这场戏时因为画面太过震撼和伤感,不得不在工作时哼歌曲以分散注意力,而她哼唱的这段塞谬尔·巴伯的《弦乐柔板》最后也被用到了电影当中,准确地传达了痛苦和伤逝的感觉。剧组在菲律宾遭遇了诸多的困难,拍摄越南士兵深夜突袭的戏时因为蚊子的侵袭剧组不能使用正常的照明工具而只得把照明弹捆绑在竹杠之上不停挥舞。包括监制在内的剧组成员们把影片的成功归结于导演斯通的恒心和智慧。《野战排》被认为是第一部冲破偏见重新省视越战的出色电影。影片真实地展现了战争对普通的美国士兵究竟意味着什么。《野战排》这部当时看来是绝对的低成本独立制作,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在评论界获得了正反两方面的评价。越战在美国社会造成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越战留给美国最大的遗产。正如影片中所反映的,最关键的故事是美国人之间的斗争,是战与不战的较量。“在越南的每一天。我都在想家。在家的每一天,我都在想越南”,一位美国大兵的心声也正是影片所要带给我们的震撼。这部全新制作的短片从多角度介绍了影片故事发生的背景,让影迷全面了解越战的前因后果。以人物访谈的形式为主线深入探讨了相关的主题,并以珍贵的资料镜头加强了整部记录片的历史深度和厚度。让观众切身体验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非常值得一看。

3.记录片:一场战争,许多故事(25:31)

2005年5月3号在观看完《野战排》后,亲身参加过越战的老兵们在主持人詹姆斯·拉尔的邀请下回顾了自己和越南的故事。这些在影片中看不到的精彩而真实的故事仿佛带领我们回到了硝烟弥漫的60年代。老兵们打开心中封闭的闸门,畅所欲言。不仅回忆了自己在越南的经历和战争带给自己的影响,而且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批评的意见。对这些越战老兵而言,越战在某些层面上依旧在延续。当看到这些老兵们在提到越南时的严肃而难受的表情,让人不得不感慨非正义的战争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4.记录片:炼狱之旅重返野战排(53:03)

在这段记录片中我们可以完整得回顾影片制作的全过程。记录片通过访谈的形式结合片场实录和图片介绍了包括影片剧本的创作,演员的选择和试镜,实际拍摄的情况,导演和演员的互动,公映后公众的评价等相关的内容。1976年参加过越战的斯通在纽约花了数周的时间完成了《野战排》的剧本。所有的演员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基本步兵训练:炊事,武器,埋伏,小型步兵战略,进攻防守策略,急救,医疗直升机,无线通讯,甚至包括流行俚语,流行音乐等有关的知识。没想到的是当剧组到达菲律宾的拍摄地时,菲律宾国内发生了叛乱,局势动荡。这给影片的拍摄带来了麻烦。影片拍摄的环境相当艰苦,演员们甚至有时候吃都吃不饱。约翰尼·德普笑言“饿得吃得下袜子”。当然除了食物问题之外,丛林的湿热气候,随处可见的蛇和大量的蚊子让演员们吃尽了苦头。几位主要演员表示都自己对斯通当时的蛮横态度记忆犹新,但正因为斯通的强势和在影片整体氛围以及细节上的处理,让影片获得了口碑和票房上的成功。整部记录片资料详实,素材安排得当,是所有花絮中最值得一看的一个环节。

5.记录片:为越战准备着(6:37)

导演斯通和几位参加过越战的老兵们回顾了新兵营的生活。除了如上花絮内容之外花絮碟中还收录了影片的剧照和海报等图片资料以及影片的三种电视版和剧场版预告片。预告片集还收录有《007》,《大逃亡》,《风语者》,《爱国者》,《愤怒的公牛》,《黑鹰降落》等影片发行DVD的消息。另外花絮碟中还隐藏有三枚有趣的小彩蛋,内容分别是音响剪辑师克莱尔·辛普森的访问,戴尔·代的访问,《战争谣言》作者菲利普·卡普托的访问,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用手中遥控器在花絮碟的菜单中寻觅一翻,一定会增添你把玩DVD的乐趣。(乐菲儿/文)

声明: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个性签名语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内容推荐
风云人物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