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那阴雨连绵繁密,接连几个月都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呼啸着,浑浊的水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自己的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旅客不能赶路,桅杆倾倒,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猛虎吼叫猿猴哀啼。(这时候)登上这座楼来,就会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抬眼望去,觉得尽是萧条的景色,一定会感伤到极点而产生悲伤的情绪。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的海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和小洲上的花草,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来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啊?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那他们一定会说 在天下人忧之前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时间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的著名,首先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 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 处江湖之远 ,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可是他不肯这样,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两句话来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 一个人要做到先忧,必须有胆、有识、有志,固然不容易;而一个先忧之士当他建立了功绩之后还能后乐,才更加可贵。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在今天无疑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