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云人物 > 戴安澜简介(优选5~300条)

戴安澜简介(优选5~300条)

2024-03-20 23:30:21 来源:金风故事网

戴安澜(1904~1942年),又名戴炳阳,原名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无为练溪乡风和戴村人。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为黄埔系骨干。戴将军曾参加北伐战争、保定、漕河、台儿庄、中条山诸役、昆仑关战役,1942年,戴安澜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在缅作战中,大战同古、收复棠吉等战役。1942年5月18日,戴将军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甸北部茅邦村殉国。他在抗日战争中战功显赫,抗战胜利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生平概述: 戴安澜(1904 1942),字衍功,自号海鸥,安徽无为(今属芜湖市)人。1924年投奔国民革命军。黄埔第3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在1938年的鲁南会战中,曾率部在中艾山与日军激战4昼夜,因战功卓着,升任89师副师长。同年8月,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升任国民党第5军200师师长,12月参加桂南会战。在昆仑关大战中,戴安澜指挥有方,重伤不下火线,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取得重大胜利。 1942年7月31日,在广西全州,上万人为壮烈殉国的抗日英雄戴安澜举行隆重的安葬悼念仪式。中国共产党高度颂扬戴安澜将军的英雄气概和壮烈事迹,毛泽东题赠了挽词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周恩来题写了挽词: 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1942年3月,戴安澜率部赴缅甸参加远征军抗战。他率领200师不惜冒孤军深入的危险,开进同古,逐次接替了英军的防务。为了掩护英军安全撤退,充分作好迎战准备,戴安澜率部日夜抢修工事,布下三道防线,阻击迟滞敌军前进。同古保卫战打响以后,200师全体官兵坚守阵地,勇猛还击。虽是孤军作战,后援困难,但师长戴安澜决心誓死抵御到底。他在致夫人王荷馨的信中写道: 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他带头立下遗嘱:只要还有一兵一卒,亦需坚守到底。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以某某团长代之。全师各级指挥官纷纷效仿,誓与同古共存亡。敌人的猛烈进攻,造成伤亡猛增,掩体被毁。戴安澜指挥将士利用残垣断壁、炸弹坑继续抵抗。他还采取百米决斗术,等攻击的敌人到达50米处时,才从战壕里一跃而出,或用手榴弹集中投掷,或用刺刀进行肉搏。同古保卫战历时12天,200师以高昂的斗志与敌鏖战,以牺牲800人的代价,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4000多人,俘敌400多人,予敌重创,打出了国威。[1] 战斗结束后,戴安澜在撤退过程中,遭敌袭击,身(一个标准团有多少人?一个标准团人数通常是1500人左右,是由若干个营(或连)及战斗、勤务保障分队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负重伤。由于缅北复杂的地形和连绵的阴雨,戴安澜终因缺乏药物医治,伤口化脓溃烂,在缅北距祖国只有100多公里之地的茅邦村,壮烈殉国,时年38岁。国民党追认他为陆军中将,毛泽东,周恩来为其题词。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评选活动中,戴安澜被评为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 大事年表: 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现洪巷乡)风和戴村 1923年考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安徽公学高中部。 1924年投奔国民革命军。 1926年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队排长、连长、营长、团长。 1926年参加北伐。 1933年3月,率部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荣获五等云麾勋章。 1937年8月升任第25师73旅旅长。 1938年3月,在台儿庄战役中,戴旅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战郭里集,迫使台儿庄之敌后撤,得华胄勋章(一说宝鼎勋章)1枚。 1938年5月,在徐州会战中,曾率部在中艾山与日军激战4昼夜,因战功卓着,升任第89师副师长兼第31集团军总部干训班教育长。 1938年8月,率部投入武汉会战,被第31集团军记大功1次。 1939年1月5日升任第200师师长,接替杜聿明。该师是新建的第五军的主力师。 1939年5月,率部参加抗击日军进犯的随(县)枣(阳)之战。 1939年9月,参加长沙保卫战。 1939年11月,参加桂南昆仑关战役。 1940年1月,在坚守昆仑关的战斗中,戴部确保441高地,毙敌百余人,毁敌坦克2辆、炮4门,缴获枪械百余支。11日,戴安澜身负重伤。国民党政府颁授四等宝鼎勋章(一说青天白日勋章)1枚嘉奖之。 1941年12月16日,第200师开赴缅甸协同英军作战。 1942年3月,参加东瓜保卫战。在没有空军协同作战的情况下,同4倍于己、配备有步兵特种兵和空军的日军苦战12天,完全是以步兵对抗日军的立体进攻,戴师长立下遗嘱:如果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掩护了英军的安全撤退,并歼敌5000余人。4月25日,又率部克复棠吉。5月18日,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甸北部茅邦村殉国。 1942年10月16日,国民党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29日,美国国会授权罗斯福总统追授戴安澜1枚懋绩勋章(Legion of Merit,即功绩勋章又称军功勋章,戴将军获得之为军官级)。 1943年4月1日,国民党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隆重举行有1万多人参加的国葬。国共两党领袖均亲撰挽词。毛泽东的挽诗《海鸥将军千古》是: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殉命,壮志也无违。 周恩来题写了挽词: 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蒋介石的挽词是: 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何如? 1948年5月3日,安葬于故乡安徽省芜湖市小赭山。 1956年9月21日,被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免责声明--《戴安澜简介》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戴安澜简介》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戴安澜简介》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戴安澜简介》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戴安澜简介》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戴安澜简介》这篇文章网72805。

【结语】:戴安澜简介(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相关内容推荐
标签:戴安澜简介
与文章关键字相关的新闻
风云人物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