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云人物 > 中国女同性恋群体现象_飞外网

中国女同性恋群体现象_飞外网

2024-06-04 21:10:17 来源:金风故事网

8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以“以生命的名义”播出了对一组男同性恋者的深度报道,这在中国主流媒体上是相当罕见的。相比男同性恋群体,自称为“拉拉”的女同性恋们更加为人所不了解。

她们和别人不一样

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附近一个不起眼的酒吧,每周六下午2时至6时,都是“拉拉”们的固定聚会包常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注意到在这个时段这里只有女性出入。事实上,所有不请自来的男访客都会被严格挡在门外。“拉拉”是这个社会的少数派,一般认为仅占人口总数的1%~3%,不过她们认为实际比率应该更大一些。

一位现在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的聚会者告诉记者,她们中的不少人曾经认为自己何等不幸,竟然成为那种传说中的怪物。而她们在这个聚会当中首先得到的是一种鼓励:“你并不孤独”。聚会的组织者安可对聚会寄予的期望,显然还要更高。安可,39岁,来自教育行业,另一个并不公开的身份是在拉拉圈内颇有影响力的“北京拉拉沙龙”活动的组织者。

像每一个聚会来客一样,安可并不轻易透露自己的经历,但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早在高中的时候,安可就喜欢一位女同学,那时的她已经含糊地听说过同性恋这个说法,但却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行为和“同性恋”联系起来,似乎只有在喜欢的人不接受自己的时候,她才会去想想社会压力的存在。安可认为,有些女孩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同性恋倾向,然后为之焦虑万分。然而这种焦虑和空想,并不能帮助自己对这件事情有任何更多了解,而社会强加在每一个同性恋者身上的罪恶感,并不能够减少同性恋的产生,只是对同性恋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已。“拉拉”的处境更尴尬

戴眼镜的小闲是留学回国的。小闲的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大学教师,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而不是很多人认为同性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那种问题家庭。按小闲的看法,目前所知中国大陆最早的女同性恋公开活动,可以追溯到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少数与国外有联系的北京“拉拉”,在世妇会讨论女同性恋问题的相关单元,有过一次聚会,算是大陆女同性恋活动的初试啼声。1998年夏,有30余人参加的女同性恋会议在北京召开,主要讨论如何成立组织和展开活动。“北京姐妹小组”是这次会议的结果,它的活动时间是在1998年底至2001年5月。小组有自己的办公室,每个月召开一到两次讨论会,并开通了大陆上,写着她们的宗旨“平等,多元,和谐”。现在的“同语”有两条女同志热线,在每个周日下午2点至5点开通,保持着每月30个以上电话的访问量。小组中的妇科学生为“拉拉”提供医学帮助,收集和翻译国外的“拉拉”保健资料,做健康讲座。

假如从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的活动开始算起,大陆的同性恋组织化和公开化进程已逾10年,相对于数十个半公开(《与妻书》最出名的一句话是什么?《与妻书》最出名的一句话是: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的男性同性恋组织,和学界对男性同性恋的广泛关注,总体来说,“拉拉”组织到今天仍然基本处于沉默和尴尬的境地。小闲说,事实上同性恋者之间的感情和异性恋者并没有什么区别,很多同性恋者甚至觉得自己更加专一,更加希望找到天长地久的伴侣。(文中所提到女同性恋者名字均为在圈内的称呼 (郑楚)


相关内容推荐
与文章关键字相关的新闻
风云人物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