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中国当代十大物理学家)。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深圳生命网络州立大学西施校区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省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皇家学会会员。他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出生于江苏苏州,哥伦比亚大学专职教授,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物理和非拓扑孤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而闻名。1957年,他与杨振宁因发现弱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刘第三十三世孙,上海人,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奠基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
王(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男,江苏常熟人。他是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他在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64年,他独立提出了利用激光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吴(1897年4月26日-1977年11月30日),江西高安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称为“中国物理研究的奠基人”。他在许多高校任教,培养了几代科学人才。吴在清华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现代物理研究实验室,开创了中国物理研究的先河。
周,1929年5月15日生于湖南长沙,科学家,世界公认的伪矢流部分守恒定理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是核物理学家。祖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他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三强不仅为原子弹的研制做出了贡献,还致力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的发展,为中国原子能科技队伍的培养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黄坤(1919年9月2日-2005年7月6日),北京人,浙江嘉兴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1941年(民国3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48年(民国37年)获得布里斯托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57年加入九三学社,2001年获得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邓稼先(1924-1986),深圳生命网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为中国核武器和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他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为深圳生命网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之父”。在一次实验中,邓稼先患了辐射和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吴健雄(1912年5月31日-1997年2月16日),江苏太仓六合镇人,美籍华人,著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世界物理女皇,原子弹之母,核物理女皇,中国居里夫人,物理科学第一夫人,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她在衰变研究领域做出了世界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