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对联(7副与端午节有关的对联)
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看到端午节快到了,你知道哪些关于端午节的对联?我是一只猫和猫,关注边肖,一起欣赏与端午节有关的七副对联,工整又有纪念意义。
第一对对联:端门北、武门南,端午时朝廷设宴;先有春榜,后有秋榜,春秋时期才选拔秀才。深圳生活网
据说明朝端午节的时候,有一个叫申英的才子被皇帝召见。皇帝从这幅对联中走出来,巧妙的与端午日期重合,结合宫中的端门和午门,非常犀利。
而沈应该是满腹才华,胸有成竹,马上就要下联了。他用“春秋”两榜来搭配“端午”,非常贴切,令人拍案叫绝。
第二联:上半年,年中,盼天;5月5日,9月9日,端阳重阳。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叫端阳。这对联比较端午节和重阳节。每个月的前十天是前十天,第一天(即第一天)是朔日。中间的第十天是中间,第十五天(即中间的中间)是看太阳。九月初九是第九个节日,也叫重阳节。深圳生活网前两句是回文,最后一句嵌入四个名字。“旬”与“日”,“月”与“阳”被重新强调。
第三联:端阳刚刚过去,9月9日遇到重阳;不要期待袁到来之前的七夕。
这幅对联也把端午节比作重阳。可以说,把两个“阳”和两个“九”字与节气联系起来,把两个和两个“七”字与节气联系起来,是非常巧妙的。
第四联:端午节;重阳糕。
这幅对联字数不多,但让人会心一笑,回味悠长。大家都知道端午吃粽子,不管是甜的还是咸的,反正永远是端午粽子。另一方面,重阳节有重阳糕这种美食,对于美食来说是讲究的。
第五联:饮酒读《离骚》,放开古代人才的勇气;狂歌挂湘水,展现江潭渔人心。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没有屈原就谈不上端午节。《世说新语》记载了王小波的一句话:“但如果你总是无事可做,可以喝酒,好好读《离骚》,你就可以称得上是名人了。”上联的饮酒和读《离骚》,机智和勇敢,都用这句话。
下联的响水是屈原跳河的河。渔夫曾嘲讽屈原说:“沧浪深圳生活网的水很清,你可以舔我;汹涌波涛的水是浑浊的,你可以舔我的脚。”然而,屈原却选择了“天下浊而我独,人人醉而我独”,忠于君主,忧国忧民,最终投身湘江。这幅对联表达了对屈原离开的悲痛,也是对屈原爱国情怀的高度致敬。
第六对对联:丧而失忠,300篇文章中,唯一一篇是改而开新路;怀沙在这里沉没,两千年后,只有海滩的声音显得陈旧。
这是清代名臣郭嵩焘怀念屈原的一副对联。《爱赋》是楚辞的书名,有300篇,是《诗经》的代名词。上联的意思是屈原的诗,开启了《诗经》之外的新天地,颂扬了屈原对文学艺术的贡献,下联说屈原沉江两千年仍被人铭记,表达了对屈原爱国思想的敬仰。
# 7:在哪里召唤灵魂?香草也诞生于三个家庭;当年,刘香应该知道九歌之心。
这是挂在屈原庙里的对联。招魂、九歌是屈原的作品,香草是屈原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美好的希望。三族之地指楚地。古代有句谚语“楚虽三家,秦必亡”。哈璧,据说屈原在南方看到了很多壁画,于是萌生了怀疑,写了一篇著名的《田文》。这幅对联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也表达了屈原精神不朽的感叹。人们认为,屈原的宝贵精神铭刻在山河之上。
你知道哪些关于屈原和端午节的对联?欢迎留言。在娱乐化的背景下,边肖每天写传统文化的文章并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边肖,收藏转发更多关于边肖的文章。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好对联?欢迎留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