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弥勒传说(布袋和尚,弥勒传说)
弥勒佛,菩萨之名,翻译过来就是慈氏,住在窦律天内院,是一位补其一生的菩萨。将来她寿减到八万岁时,就生在这个世界上,是继释迦牟尼佛之后的第五世贤劫佛。
佛经上说,弥勒佛是释迦牟尼之后诞生的未来佛,他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弥勒佛出生的时候,地平,七宝满,花多,果甜,地富,人善,人能长寿。弥勒佛出生于贵族家庭。他出生后,在龙华树下打坐。
佛教中,弥勒佛来自印度,到了中国后,演变成了唐末奉化的“布袋和尚”——齐哲。
据说唐朝末年的一个早晨,奉化长汀村前的河水声震天,海浪咆哮。滚滚的河水像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咆哮着冲向远方,势不可挡。
村民张忠田正在地里干活。他在河边住了半辈子,看惯了春汛的洪峰浊浪。然而,令他惊讶的是,似乎有一缕飘动的仙乐从高高的宇宙深处飘来,在海浪间回荡...更让张天忠惊讶的是,在深浊的河水中,竟然漂浮着一朵他从未见过的莲花!巨大而金黄,似乎散发着奇妙的光芒,散发着淡淡的香味,不是顺流而下,而是逆着水流慢慢向上游漂浮...
张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用力闭上眼睛,然后再睁开。虽然金莲不见了,但他看到了一捆柴火,那里躺着一个赤裸的男孩!面对灭绝的灾难,小男孩毫无察觉。他睡得很熟,好像舒服地躺在摇篮里,陶醉在甜蜜的梦里。张没有多想。他迅速用耙子的长柄把柴捆拉到前面,一把把小男孩抱起。不可思议的是,他一抱起孩子,那捆柴火就散落不见了,怀里的孩子似乎早就知道会这样。回家后,他和妻子都史商量说,如果孩子能活下来,他会受到祝福,所以他决定收养他。后来被与长汀村隔江相望的林越寺闲散禅师命名为“七哲”。
小七不仅富有,而且是一个幸运星。他天真、活泼、爱玩、好动,给张夫妇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更令人惊奇的是,自从收养了启智后,多年没有怀孕的都史与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当然,这也是张和窦做好事的结果。
齐自幼随父母到寺拜佛,并与寺内的罗汉佛像结为兄弟姐妹。过了一段时间,他和村里的朋友经常在庙里玩。这一事迹似乎对林越寺的高大建筑、辉煌的佛寺和高耸的佛像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同时也是受到父母拜佛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信佛出家。
齐在寺出家后,也许是在经历了心灵的煎熬后有了大彻大悟,也许是超越了红尘的智慧。经常会有一些动作让这个世界觉得很有趣。最特别的是,他走到哪里,总是背着一个大布袋。有人问他法号,他就用偈语回答:“我有一个布袋,是空的空,没有钩子。铺开各处,安适时代。”从此以后,他就以拄着棍子背着布袋而得名,被称为“布袋和尚”。
他的布袋真的很奇怪。它所有的器具,无论是水瓶、陶碗、木鱼珠、破布、凉鞋,都存放在袋子里,似乎什么都吃不完。僧侣们通常会把人们丢弃的垃圾捡起来,装进袋子里。有人嘲笑自己的包是垃圾袋,笑着回答:“有时候,当你准备好了,没用的就变成有用的了。”
他的长相很有特点,“形削,肚皱”,鼻子皱,肚子大,身材又矮又胖。他的行为也很奇怪。天要干的时候,他穿高齿木屐,天要涝的时候,他穿湿凉鞋,这样人们就可以知道天气了。而且他到处睡觉,冬天躺在雪地里,身体完全没动过。他没有固定的住处。他经常去市场乞讨食物。不管肉菜好坏,他都是入口就吃,还会往布袋里装一点。更奇特的是,他乞讨的地方,生意特别好。他嘲笑所有人,他的话反复无常,但他很有效。几年之内,人们都认识了他。他常常袒胸大笑,逗弄孩子,同时把自己布袋里乞讨来的甜甜的干果分享给身边的孩子。齐从小就天资聪颖。出家后非常亲民,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通俗词汇。因此,他常常能用偈语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深刻的哲理。
梁三年(917),齐和乐坐在寺的一块岩石上,嘴里念着一句口头禅:弥勒佛真的是弥勒佛,分他几百亿。一直给世人看,世人不自知。说完笑了笑,但还是死了。这一死之后,在佛教界引起轰动,人们恍然大悟,原来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只是“不为世人所知”。因此,许多寺院以他的形象来雕刻弥勒佛。“大肚能容,天下容不下事;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这幅对联是他的真实写照。
这一行为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它奇特的形象,还因为它超脱的思想。他留下的诗不多,但都很有特色。他写了一首歌,强调只有心才是最真的东西,是“十个世界里最有灵性的东西”。出家只需逍遥自在,无为而治,不必圣人,不必拘泥于儒家经典,符合禅宗的风格。
这种事迹的锅肚和布袋成为慷慨和宽容的象征。他有一个:
恨天下更甚于天下,仔细想想我是什么。
但是,肚子宽,就要忍辱负重,乐于服从他。
遇到知己就要对他忠诚,遇到敌人就要共和。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自然会得到六个polo。
他强调自己要大度包容,不计较人间是非,要“胸怀宽广”,“心胸开阔”。只要他宽宏大量,心胸宽广,就可以和仇人和平相处,甚至可以悟道成佛,得六度。
后人以此事迹为原型,加上经常微笑的特征,从而形成了典型的弥勒佛身材矮小,大腹便便,蹙鼻含笑的形象;也有秃顶的,长得像和尚,耳朵垂着肩膀,满脸笑容,笑容很大。他们身着袈裟,赤膊上阵,一人带着大口袋,一手拿着一串佛珠,兴高采烈地看着人们的大肚弥勒佛像。
人们常常被他大度的笑容所感染,忘记自己的烦恼。大腹便便的弥勒佛形象让人一见倾心,深受世人喜爱。后来,这种大腹便便的弥勒佛的排列成为了寺庙的习俗。
我国崇拜大腹便便的弥勒佛。
大肚弥勒佛,平淡中有神奇,丑陋中有美丽,幽默中有庄严,嘲讽中有慈悲。它代表了中华民族宽容、善良、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也包含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它不仅成为中国佛教的形象大使,也是中华民族的形象代表。
他在笑什么?你笑什么?它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力空。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针对弥勒佛的大肚子和笑脸,写出了许多幽默而富有哲理的对联,启发了人们的生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