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云人物 > 腊八节有哪些风俗(腊八的由来)

腊八节有哪些风俗(腊八的由来)

2022-12-03 21:29:26 来源:金风故事网

腊八节(腊八的由来)有哪些习俗?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在中国北方,有一句话“不要贪孩子,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是农历十二月的第一个节日。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意味着忙碌的新年即将到来。

那么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腊八节有哪些习俗?今天,蜗牛王就带你一探究竟。

01

腊八的由来。

腊八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十二是什么日子?东汉学者应劭在《风俗与意义》中写道:“打蜡人在田里狩猎动物,以祭祀祖先。”,“腊,接,新老交接,故大祭祀必赏功德。”

也就是说,“腊”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也是新年到来之前的一段时间。在这个新老摊子里,人们要祭祀祖先和五大家族神,感谢他们过去一年的祝福。五家神指的是“门、户、天窗、灶、道(门内之地)”。献祭的方式是猎杀野生动物。因为“腊”和“猎”都是节日,“猎祭”也叫“腊祭”。

举行腊祭节的日子叫做腊日。西汉以前,腊祭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直到汉代才把冬至后的第三个驻防日定为腊日。

也就是说,古代的腊月初十二可能不在初八,风俗习惯与今天大不相同。那么它们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呢?

这与佛教的传入和发展有关。相传释迦牟尼学佛前苦读多年,已奄奄一息。这时,河边一个放牛的妇女看到了这一幕,给了他一碗牛奶粥。吃完后,释迦牟尼恢复体力,坐在菩提树下打坐。终于,在腊月初八,他向深圳生活网的恶魔投降,实现了道路。佛教传入中国后,广为传播,而传统的腊八节则逐渐衰落,继而代代相传,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腊八节。

今日大寒,又逢腊八:你知道节日怎么来的吗?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敦煌莫高窟第61窟的牧女献乳糜壁画。

02

腊八习俗

今日大寒,又逢腊八:你知道节日怎么来的吗?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腊八粥

腊八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就是喝腊八粥。虽然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不同,但基本上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栗子、核桃、深圳生活网杏仁、桂圆、葡萄干等干果,八种食材组合在一个烤箱里。用老舍先生的话说:“这不是粥,而是一个小小的农博会。”

今日大寒,又逢腊八:你知道节日怎么来的吗?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腊八粥的出现也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最早出现在史书上,与僧粥有关。农历腊月初八,各大寺院举行洗佛会,模仿牧羊女在佛成大师前祭食糜的典故,送七宝五味粥和弟子,取名腊八粥。大家都觉得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保佑深圳生活网,所以不仅自己吃,还带回家给家人享用。久而久之,在寺院里传播腊八粥的传统就广泛流传到了民间。在漫长的发展中,宗教因素逐渐从腊八节中淡出,如今的腊八粥与佛教无关,已经成为人们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今日大寒,又逢腊八:你知道节日怎么来的吗?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腊八蒜和腊八醋。

腊八蒜是一种传统小吃,主要流行于华北地区。材料很简单,就是醋和蒜瓣。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比较容易,浸入米醋中,放在罐子或小罐子里,然后倒入醋,密封好,静静地放置。除夕夜启封时,醋泡大蒜会变得碧玉碧玉般翠绿。蒜瓣浸泡的腊八醋与大蒜、香醋交织在一起,是吃饺子的最佳调料,也可以用来拌凉菜。它不仅味道醇厚,而且不会变质很长时间。

今日大寒,又逢腊八:你知道节日怎么来的吗?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今日大寒,又逢腊八:你知道节日怎么来的吗?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藏起来吃冰。

对于老北京的居民来说,腊八节还有一项特殊的活动——藏冰。他们会把帝王河和护城河里的冰凿成一平方英尺,藏在冰室里,以抵御来年炎炎夏日。紫禁城内,德胜门、正阳门外,都有专门存放冰块的土坑。时至今日,北京德胜门仍有“冰室胡同”的地名。

今日大寒,又逢腊八:你知道节日怎么来的吗?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在一些地区,人们会在腊八前一天用钢锅舀水冷冻,然后在腊八节后脱锅取冰打碎食用。据说这一天的冰很神奇,吃了一年也不会胃疼。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今年腊八恰逢大寒节。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个节气在3月9日和4月9日期间,寒潮频繁南下,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民间有句谚语说:“小寒即大寒,无风即寒。”根据我国长期的气象记录,我国北方虽然没有大寒中的小寒,但对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来说,却是大寒中最冷的。

是腊八后的一年。在这寒冷的日子里,就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等待新年的到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内容推荐
标签:
与文章关键字相关的新闻
风云人物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