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2024-04-01 14:15:28 来源:
金风故事网
这是一本难得让人如此喜欢的书, 在众多枯燥的经管书中, 它有趣、 生动、 亲切、 易读。 当我掩卷回味时, 嘴角仍不由得上扬, 心中的感觉不完全是喜爱、 自豪、 捧腹、 愤恨、 沉思,而是五味杂陈。 书中对 中国制造 的评价, 可以作为一面镜子, 让我们了解自己, 不断完善自我。 而中国制造的真正崛起, 也必须要从各种评价包括正面负面中辨清真我, 从而找到前行的方向。 编辑 在读这本书之前, 我没想到 中国 和 中国制造 已经这么深入人心, 而且影响的不只是中国人, 还渗透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想不到, 美国人也喜欢穿中国造的鞋子; 想不到,国际名牌的高级时装居然也是中国造。 从美国一个普通家庭的实验中看到, 世界需要中国,中国影响世界。 书中诙谐幽默的语言, 妙趣横生的生活实验, 让阅读本书成为一种享受。 媒介主管 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已经加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并且提供了自己独到的价值,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但是, 站在发展的角度来看, 站在全球经济的食物链角度来看, 又会产生更多的思考。 客户经理 我常感到奇怪,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都会热衷于耐克、 阿迪这样的品牌, 喜欢吃麦当劳、 肯德基这样的洋快餐, 真的是因为它们穿起来更显时髦、 吃起来更有品味吗? 当然, 在传统老字号饭庄里, 在瑞蚨祥、 内联升等老店里, 也不乏外国人的身影, 赢得的也不仅仅是口碑。 这无不体现出了国际化大趋势, 但归根结底, 合格的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 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阅读顾问 中国远东之兽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但这并不意味着真实情况与民众感知相吻合。 那么, 中国真的成了我们以为的经济火车头吗? 更重要的是, 没有了中国产品, 我们真的没法活吗?这就是萨拉?邦焦尔尼在本书中所提出的问题。 书中记录了这场有趣又充满挫折的冒险, 讲述了庞大的全球经济中一个个发人深省、 乐趣十足的生活片段, 也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留下了一幅清晰图片, 并从小人物的角度做了精彩阐释。 一次非比寻常的生活冒险, 让我们一起探寻世界的改变! 当圣诞节来临, 美国人萨拉忽然发现, 39 件圣诞礼物中, 中国制造 的有 25 件; 而家里的 DVD、 鞋、 袜子、 玩具、 台灯 也统统来自中国。 面对此情此景, 她不禁自问: 如果没有中国产品, 美国人还能(ghs是什么梗?“ghs”是“搞黄色”的首拼音缩写,作为一个调侃意味的网络用语,经常出现在聊天对话中。)否活下去? 全球化真的已经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吗? 于是萨拉突发奇想, 决定从 2005 年 1 月 1 日起, 带领全家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货, 从而诞生了《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本书按时间顺序讲述了这场有趣却又充满挫折的真实冒险。 在庞大的全球经济中, 小人物的琐碎生活充...